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!士不可以不宏毅,任重而道远。
2006-04-25 Tue 南山联墩岔西考(五 5、6、7)完毕 5、城堡
笔者目击堡、城,共计9座。依当地村民称呼,分别为:营城子(已毁)、羊儿岭、城圈子(东湾村东,空)、空城子(大山口村东,空)、大山口、小山口、十八家、破堡(空)、桃三嘴(空,《畿辅通志》称为桃山嘴)。
也许尚有小堡未曾寻到,可疑地点为里炮、桃三嘴西南。
龙爬山旧村笔者怀疑应当有小堡,但地形复杂,无法判断,未寻到。
墩台沿此线路外侧修筑至龙爬山。
羊儿岭、十八家目前仍有堡城包砖门洞,大山口墙体有一小段包砖残存。
上述堡、城是否全因南山联墩(嘉靖三十五年)而建,有待专家定论。
6、墩台空 …… >>
诗书于
22:14:39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822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24 Mon 南山联墩岔西考(五 1、2、3、4) 五、南山联墩之探访
实地穿越联墩,即可验证当年修筑情形,又可得到联墩当前信息,互为参照。
笔者分三次对岔西联墩徒步探查,获取信息若干。
1、寻找龙爬山
当年江东道:联墩“自岔道西抵龙爬山止”。
岔道,即今延庆县八达岭三里外之岔道城。
而龙爬山此地何在?
遍阅各类较为详尽的延庆、怀来二县地图,均未获得龙爬山地名信息。
翻阅《畿辅通志》,该书载有怀来县地图。笔者于该书地图中发现(第七册第538页,舆地略七•疆域图说七),在怀来县十八家村以西偏南,标有“龙扒山”地名,此与“龙爬山”音 …… >>
诗书于
22:57:06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702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23 Sun 南山联墩岔西考(四 3、4) 3、南山一带缺水严重
兵士携带家眷于南山屯田防守,而南山一带缺水严重。张镐于《怀隆兵备道题名记》中道:“又惧守墩垣者逼于山麓,艰得井泉,俾之远汲舍外,非计也。爰命工凿井五,皆穿至二、三百尺,水瀵出,戍者、居者咸赖之”。(《延庆县志•卷九》)
南山联墩除“远汲”外,需凿井至二、三百尺方可出水,“戍者、居者咸赖之”,只“凿井五”,杯水车薪也。
崇祯十年(西元1637年),兵部尚书卢象升于《南山修筑墩台疏》中,谈及南山缺水时道:“谨查南山一边……时至今日,边墙既不能筑,倘无壕以阻骑,又无水以 …… >>
诗书于
22:02:44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603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转贴:曾经有这样的中国。日军图片令人愤恨! 图片1:日军进入北平(之二) 1937年8月8日,日军在北平举行大军入城式后,穿过朝阳 门的萱岛部队登上朝阳门城楼,得意忘形。
图片2:日军进入北平(之一) 1937年8月8日,南苑战役后,中国军队撤出北平、天津,日军在北平举 行入城式,图为日军先头部队正穿过正阳门前方的前门大街牌楼。随后,日 军在东交民巷前的日军练兵场举行阅兵仪式。
…… >>
诗书于
02:36:05 发表在分类: 图片沧桑 中 (49582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转贴:曾经有这样的中国。日军图片令人愤恨! 图片1:日军进入北平(之三) 1937年,日军占领北平后,一个日本军人登上紫禁城,骑在一尊石狮上面, 耀武扬威。1939年1月,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由天津迁至北平,并以过去“南 满铁道株式会社”的模式成立“华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”,在半年多内基本上确 立了对华北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与文化的殖民体制
图片2:蒙羞的天安门城楼 日伪统治下,天安门城楼上贴出了“建设东亚新秩序”的标语。不过拍摄 这张照片的时候,天安门还未被赋予今天这样的象征意义,那时,国人面对此 景,恐怕并没有今天的人们面对这张照片时的感 …… >>
诗书于
02:34:04 发表在分类: 图片沧桑 中 (49684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22 Sat 南山联墩岔西考(四 1、2) 四、南山联墩之效果
笔者窃以为,筑联墩于南山,其初始设想与实际效果较有差距。表现为:墩台间隙以火器防守实际操作困难、武备不修、南山一带缺水严重、地势平漫无险可守;
1、墩台间隙以火器防守实际操作困难
嘉靖三十七年,仅距兵部侍郎江东疏请筑墩两年之后,兵部尚书杨博便对联墩之效果持以否定态度。
杨博《请增筑各路墩台疏》中明确道:“先年守臣建议设立联墩似为得策,但联墩空内宽者三十丈,多者四五十丈,必须摆守之军人人能用火器方保无虞。但有一、二庸懦参乎其间,致虏突入,为害甚重。惩前虑后,终非万全之计”。(《 …… >>
诗书于
22:19:14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695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21 Fri 南山联墩岔西考(三 3、4、5) 3、品窖、壕堑
鞑虏除大举外,多以小股人马诱伏偷袭、杀戮官军、劫掠财物、掳走人口。为设险防守,官军在许多地段边墙、隘口处挖掘壕堑并品字形窖坑,以阻虏深入。南山联墩亦如是。
窖坑形制与作用,笔者查到嘉靖元年(西元1522年)“兵部臣请于沿边要路劚窖”。其略言曰:“有形之险易,无形之险难。有形之险墩垣是也,无形之险暗窖是也。其法于沿边要路分为两途,一加识别,以备我出;一为暗窖,以待虏入。窖深长八尺,阔大半,之中置木稚,上覆土茅,马践必仆,可坐收斩也”。(《宣府镇志•卷十•亭障考》) …… >>
诗书于
23:38:59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807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20 Thu 南山联墩岔西考(三1、2) 三、南山联墩之防守
南山联墩以岔道城为中心,东、西展开。
1、火器防守
众人虽知联墩间隙应以火器防守,然江东于疏中未曾明确,只间接提到“宜预领”火器。
墩台间隙使用火器防守,成化间兵部侍郎余子俊于《增墩凿堑疏》中便有议论:“墩以十人守之,非但瞭望得真,火石亦可以四击。夫以火石所及不下四百步余,今以两墩共击一空,无不至之理也”。(《宣府镇志·卷十·亭障考》)
嘉靖三十六年(西元1557年),世宗于怀隆兵备张镐敕谕中亦曰:“严令在墩官军施放火器,力道于外”。
兵部尚书杨博于嘉靖三十七年(西元155 …… >>
诗书于
22:16:44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839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南山联墩岔西考(二) 二、南山联墩之修筑
宣德间,宣宗弃兴和(笔者注:今张北一带)而退守龙门,虏骑越万全外之野狐岭东渐宣府。开平(笔者注:今内蒙正蓝旗一带)遂孤悬于北,失援难守。宣宗由是再弃开平,退三百余里而守独石。宣府随即成为居庸之外直接护卫陵寝、京师之要冲。
南山联墩属南山防线重要部分,其位于延庆、怀来平川之南、军都山之北缓坡地带。南部山脊之上即为蓟镇(后细化为昌镇)长城。关沟贯穿南北,居庸关坐落其间,八达岭口封挡其前。宣镇岔道城与蓟镇八达岭口毗邻,踞其外仅二三里许。
长城内侧,便为为明陵、京师。若居庸一带失守,虏 …… >>
诗书于
00:03:38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652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19 Wed 南山联墩岔西考(一) 一、宣府东路南山
1、宣府镇
明宣府镇(常简称为宣府、宣镇)所辖外边,以明万历年宣大山西总督杨时宁撰《山西宣大三镇图说》为参照:“东自昌镇界火焰山起,西至大同镇平远堡界止”。(《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》第二辑第279页)
其所辖地域大致相当于河北张家口地区加之北京延庆县。
宣府根据自然地势,将辖区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路设防。
2、宣府东路
宣府东路所辖边墙,仍以《山西宣大三镇图说》为参照:“自四海治至靖胡堡”。
以明孙世芳所著《东路志总论》为参照:“自火焰山至靖安堡”。(清光绪《延庆州志& …… >>
诗书于
00:40:07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8915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南山联墩岔西考(引言) 有明一代,自洪武肇基至崇祯失国,凡二百七十六年,无时不与北方游牧相抗。
明边防守,尽极能事,非止于边墙。
为阻虏深入腹里,官军沿边挖品窖、植树木、削崖壁、铲偏坡、掘壕堑、设栅栏、布蒺藜、置火器、建车营、立墩堡、筑炮台等不一而足。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
嘉靖“三十五年(西元1556年),兵部侍郎江东疏请修筑南山联墩,从之”。(《宣府镇志•卷十•亭障考》)自此,京师北门居庸外围出现新型防守模式。
南山联墩者,乃于宣府东路南山一带,相间筑以密集墩台,置兵士其上,堡城间立其间,使令墩墩 …… >>
诗书于
00:36:24 发表在分类: 明边专论 中 (49836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1) | 标签:
2006-04-02 Sun 箱子底儿翻出来的,2兆。
诗书于
00:22:18 发表在分类: 边堡图片 中 (48710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2006-04-01 Sat 大家坚决表示:回去后一定向亲朋同事宣传保护长城的意义
诗书于
21:25:02 发表在分类: 边堡图片 中 (48372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发现一块被损毁的石碑,美国人立即明白其中原委 当我念出石碑上赞助修复长城的日本人的名字,美国人立即明白石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。
诗书于
21:19:28 发表在分类: 边堡图片 中 (48720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美国某军事学院师生在长城上认真学习
诗书于
21:14:14 发表在分类: 边堡图片 中 (48656次点击) | 全文 | 评论(0) | 标签:
记录总数15条 页次:1/1 每页:20条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