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“长城百年回望”展而小记
|
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,无固定经济来源。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、设计、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,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。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,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。 |
|
观“长城百年回望”展而小记
不容易呀,终于找到了首都博物馆,终于看到了开展近两月的“万里长城百年回望”展。咱没有赶上开幕式,赶上了这展览的最后一天也属幸运呀。
之所以开篇便惊讶“不容易呀”,是因为了观看这个展,我实属是折腾了几番。
先是,1月21日,也是我在06年底、07年初惟一有闲的一个周日。也不知我的记忆怎么就那样的坚决,满脑子便是此展在天安门广场边上的国家博物馆内,待我下午满怀信心地赶到国家博物馆门口却找不到了“长城百年回望”展,这才突然想好像是在首博开展,回来上网再查查吧。就这样那日的下午只好放弃了观展,而是顺便跑到了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大堆子书回家。
回来后上网一查,果然是在首都博物馆,既然是到春节期间的2月25日闭馆,所以也就不着急了。
今天初七,也算是正常放假的最后一天,也是闭馆的最后一日了。前七日的放假陪亲戚、值班、请朋友喝酒好不容易对付过去了,今儿终于可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了,于是便计划去观展。首博咱熟悉呀,不就是在国子监那条胡同内嘛,于是想也没想,开车便出门了。因痛怕雍和宫烧香和地坛庙会的人海车海,将车停到了单位院内,在起点乘上104电车,很快便到达了安内大街那一站。
下车后直奔国子监而去,孔庙门前找来找去,却不见首博的牌子,咦?首博那去了?再一问人家说搬家了。连忙掏出手机,先是给老狄求救,可这家伙不接!赶紧转打火箭,终于接了,不过上来就是一干嗓子,吓了我一跳,呵呵。火箭又把手机转给了不停,终于知道了原来首博“跑”到了木樨地那疙瘩了。
连忙从雍和宫下地铁,二线换一线,不一会儿终于到达了木樨地站,出站顺指示牌向东过一个小路口,令人非常吃惊的是,这儿何时建起了如此高大的首都博物馆呀??真的是吓我一跳呀,首博何时上了如此的档次拉!!看样子是许久没有在西长安街延长线一带活动了,落伍拉,落伍拉。这世道变化也忒快了的吧。。。
由于预想到整个一下午也只能看一个长城展,所以索性只购了30元的通票。顺楼梯走到地下,终于来到了“万里长城百年回望”展厅的门口。
俺是11时37分到达首博大门口,15时29分离开,这其中到地下展厅对面的书店购了几本书,剩下的时间大有3个小时全在观看长城回望展,只感觉周边的参展人群换了一拔又一拔,估计不下于十拔;只感觉展厅的两位工作小姐,不时地用诧异的目光扫我一眼,我能想到她们肯定在心中嘀咕“这人真怪,记啥记呀,咋就赖着不走呢?”
别说,这一天参展的人还真的不少,展厅中始终没有的空的时候,从白发苍苍的老人,到抱于怀中的小孩,还有为数众多的老外,参展的人几乎包括了各个层面,看样子大家都对长城抱有一腔虔诚之心,而且观展之时很是投入,少有大声喧哗的。
其间,就在我接近尾声之时,突然有一位年轻的女士与我打招呼,惊讶地抬头一瞧,原来是一动不动也,她是携老公、女儿同来观展,不愧是咱小站的站友也。
还有让我感动的是,是一位先生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士,俩人是那样的投入,每一幅照片前都要驻足细看,还不时地交流着。由于不知女士是残疾,还是受伤如此,大过节的没敢贸然与他们搭腔,只是偷偷地抓拍了几张照片,记下了这一时刻。
通过观展,体会颇深呀,就说这威廉•林赛吧,在准备这一系列寻找老照片的前后,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。
首先,选题是从玉门关到老龙头,虽然也就是玉门关、嘉峪关、榆林、涞源、居庸关、八达岭、慕田峪(箭扣)一带、古北口、罗文峪、山海关等10多个地段,可人家就敢说是玉门关到老龙头,整个长城一揽而下。不过或许他还有不少对照的片子没有展出来呢,但看得出林赛在整个过程中,策划得还是周密的。
再次,充分利用了西气东输这一关键的跨世纪工程,找到了大赞助商(记性真差忘了啥石油公司了)的赞助,经费首先不成问题,当然寻找之中可以大手笔投入了。
还有,林赛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,真是收集了不少老出版物,所以他在老照片的拥有方面,在对一些人物事件的了解方面,还真的很透切也。
再如,他在几个关键性先驱类的人物的把握上,梳理得还是很清晰的。
玉门关的先驱人物:斯坦因——1907年拍玉门关
嘉峪关的先驱人物:威廉•埃德加•盖尔(即《中国长城》一书的作者)
陕北的先驱人物:罗伯特•斯特林•克拉克与亚瑟•索尔比——1908年-1909年间陕北长城探险
弗雷德里克•克拉普(1879-1944),地质工作者,1914年初来到中国
涞源的先驱人物:沙飞
北京地区的先驱人物:
约翰•汤姆森——南口关摄影大师,1871年从京城出发去长城,1873年在伦敦出版《中国与中国人画集》
朱利叶•布雷登——1919年出版上海版的《北京名胜•历史与感受》
古北口的先驱人物:威廉•帕里什上尉——1793年创作古北口水彩画
山海关的先驱人物:斯迈恩——1850年10月发表在伦敦《插图新闻报》
另外,还提到了赫尔曼•康斯坦1928年拍摄的古北口(北门口、二道门、姊妹楼)
日本人S•山本1895年拍的八达岭北山等
还有亚当•沃里克1922年在《国家地理》上发表的八达岭全景图,真乃壮观也。
威廉•林赛百年老照片回望,从数量上来看,此次共展出了68组,不知道他手中是否还有没展出的。单从绝对数量上来,不会比小站所寻找的多,但人家就是策划得好,宣传得好,再加上有一个班子在操作,所以能成气候,这可能是咱小站很难仿效的。
最后,还有一点遗憾的是,展厅不能拍摄,没有留下更多的资料,只是凭记忆留下了一些,只怕随时间会逐渐模糊也。
野人老J于
2007-02-25 11:36:16 发表在分类:
随笔 中
(49884次点击) | 标签: